PPP研究
专访李开孟:如何看待我国PPP发展现状
| |||||
| |||||
12月1日,由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中国银保监会、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(UNECE,以下简称欧经会)担任指导单位,清华大学主办、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PPP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,B体育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研究中心主任、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委员会委员、联合国欧经会政府间PPP工作理事局副主席李开孟参加论坛,并作主旨发言。 前不久,李开孟出席了联合国欧经会在日内瓦召开的PPP年度工作会议,并随国家发改委投资司、法规司、西部司、外资司和国际合作司一行对波兰、捷克等欧洲国家PPP发展情况进行考察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础设施研究的资深专家,如何看待我国PPP当前由热变冷的变化,以及PP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?对民营企业参与PPP有什么样的建议? 带着这些问题,投融资指南对李开孟进行了专访。 PPP咨询能力亟待提升 问:在PPP实施的整个链条上,PPP项目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目前这类咨询公司很多,专业水平良莠不齐,您作为工程咨询领域非常资深的专家,如何看待当前PPP咨询的现状?又有哪些建议呢? 答:PPP模式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专业化的咨询服务。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,还是社会资本方,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、运营能力不强等问题。我国PPP项目的大量推出,产生了巨大的咨询需求。但咨询服务市场尚不完善,存在能力不足、标准缺失、竞争不充分等问题,对PPP模式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。 这次论坛上我发言时也提到了,我认为当前我国PPP专业咨询至少面临着七大挑战:一是大型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对PPP专业咨询的重视程度不够。目前全国有51家综合甲级工程咨询机构,真正具有PPP甲级专项资信的单位只有23家,占比仅45%;二是PPP咨询机构的工程专业实力不强;三是从事PPP咨询的专业人员素质普遍有待提高,PPP综合咨询专业能力有待提升;四是目前缺乏PPP专业咨询的业务指南、行业标准规范等,业务操作基本处于“盲人摸象”状态;五是PPP专家库及咨询机构库的建设混乱,相关机制没有建立起来;六是PPP专业咨询业务收费没有依据,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突出;七是一些咨询机构专业责任及独立客观公正的意识有待提升。 对于如何提升PPP专业咨询能力,我建议要有十个方面的转变:第一,将先决策后咨询,转变为先咨询后决策;第二,把碎片式的咨询转变为系统性的咨询;第三,从决策闯关咨询转变为全过程专业咨询;第四,从简单的模仿咨询转变为创造价值的咨询;第五,灵机一动式的咨询要转变为专业理性的咨询;第六,封闭性咨询要转变成参与性咨询;第七,从政府背书咨询转向市场导向咨询;第八,应该从中国特色咨询转变成国际惯例咨询;第九,应从拼抢业务咨询转变为品牌维护咨询;第十,从孤立奋战转变到专业联盟建设,各个咨询机构要进行良性竞争,同时要加强咨询机构专业联盟的建设工作。 问:2016年初,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欧经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,双方表示将在规范推动PPP模式应用方面加强交流合作,这是我国政府机构与联合国有关机构首次签署PPP领域合作协议,标志着我国推广PPP模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新阶段。据我所知,您也多次代表中国PPP专家参与联合国欧经会的PPP相关工作。目前,这种合作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? 答:联合国的工作都是目标导向,各职能部门都要围绕其特定时期的目标开展工作。2000年联合国发布了千年发展目标,提出2000年到2015年的十五年工作目标。从2015年到2030年,他们又提出了2030议程,是在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的提升,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,2015年在美国开会时,这些目标在联合国大会上予以通过,形成了全球未来发展导向的一个风向标,所以联合国欧经会提出,能不能通过PPP的方式,来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,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,他们提出了新一代的PPP,即以人为先PPP,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包括公共部门、私营部门和各个机构相互合作,而非单打独斗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 17个持发目标中的第17个目标,强调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刚好和PPP模式的要求相一致,于是他们认为要通过实施新一代PPP,来规范PPP项目运作,推动建立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,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,这里涉及很多具体做法,包括对不同国家的政策咨询,政策对话,举办相关论坛,开发典型案例等,其中有一项是制定PPP国际标准,目前他们正在发动全球数百名专家,制定大约三十个左右的标准,目前比较成熟的有十来个,其它还在研究,其中有一个标准是由我牵头制定的,就是联合国欧经会城市轨道交通PPP 国际标准。这项工作我们一直在做,但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,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做,我们已经提交了第二版的文稿,计划尽快再次提交修改稿,争取2019年全部完成这项工作。 稳投资应该有新思路 问:今年以来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与去年相比下滑很多,现在政府一直在强调稳投资。在当前这种情况下,您如何看待稳投资? 答:这个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,我国原来经常讲经济增长由三驾马车拉动,现在不太强调这个提法了,但客观上投资还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,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,一旦形成生产力了,就有了后劲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,就意味着未来GDP增长动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,所以提振投资显得非常重要。在我们的观念里,一提到稳投资,就是要稳基础设施投资,但基础设施也分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种,经济基础设施主要是公路、铁路、桥梁,交通,能源,电力,环保等,社会基础设施是一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,包括学校、医院、公共安全、社会保障等,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经济基础设施建的比重会下降,社会基础设施会不断增加,因为经济发展了,人们生活条件好了,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就越来越大。 所以现在谈到稳投资,还是要对投资有更加明确的认识,应该加大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。另外,稳投资也不能只一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,应该提振产业投资,产业投资能创造GDP,能增加税收,关乎民生,为广大老百姓带来福祉,而且基础设施也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。最近我跟不少地方政府的人交流,他们就希望提升产业投资,所以现在也应该转变过去的思维,将稳投资扩大到如何提升产业投资领域,包括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,所以稳投资应该是一个全口径的理念。 还有一点,正常情况下,一个国家的PPP投资占整个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不会超过10%,甚至不会超过5%, PPP只是众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中的一种,而不是普遍模式,国内现在过于看重这一模式。比如日本、波兰等很多国家,这个比例不到1%。PPP的确是一个好的模式,这种模式让公共部门和私营资本之间建立了一个合作伙伴关系,能够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,对于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能够发挥促进作用。但是,认为只有PPP才能拯救基础设施投资下滑的现状,这就过分夸大了PPP的作用和地位。 | |||||
相关链接
- 联合国欧经会城市轨道交通PPP标...2018-02-09
- 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成功召开“...2018-02-09
- 中咨公司组织召开联合国欧经会城市...2017-09-20
- 李开孟:联合国应抓住中国一带一路...2017-07-11
- 李开孟:城市项目建设不应过度依赖...2017-07-11